谷歌云和VPN
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驰名中外,特别是在民国时期,景德镇的瓷器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那时,这座城市的声誉不仅传遍国内,甚至远扬至世界各地。正因如此,除了众多经营者,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混入其中。今天故事的主角便是其中之一。
1950年3月8日,这一天恰逢国际三八妇女节,全国各地举行了庆祝活动,景德镇的市民们早早便聚集在广场上,热烈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。而在市郊,有一家瓷器店的老板却与众不同。他名叫陈福林,那天,他并没有去广场参与庆祝活动,而是等到人群散去后,才慢悠悠地打开店门,将自己店铺的标语放在显眼的位置。陈福林平日里话不多,店铺开张时也不像其他商家那样大声吆喝,街上的路人看他一副冷静沉默的样子,甚至有人怀疑他是否真的懂瓷器。
当天,陈福林依然照常开门营业,刚把标语摆放好,就有一位中年男子走进了他的店。按照惯例,陈福林会向客人倒茶,耐心地介绍瓷器的种类、价值和色泽。然而,这位中年男子并没有表现出购买兴趣,而是直接表示要和陈福林到外面谈一谈。陈福林以为有生意上门,便没有多想,整理了一下衣服后,跟着这位男子走出了店门。
他们一路上边走边聊,直到来到了浮梁拐角的公安局门口时,这位男子终于亮出了身份——他是公安人员。听到“公安”二字,陈福林的心猛地一沉,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揭穿了。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。就在公安人员亮明身份的瞬间,早已埋伏的另外两名警察冲了过来,将他迅速制伏并戴上了手铐。
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,陈福林起初尝试抵抗,但当公安人员叫出他真正的名字——陈敬斋时,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再也逃脱不了。当年,陈敬斋的恶行已经曝光,想必他也知道,今天终于迎来了报应。那么,这个名叫陈敬斋的人究竟是谁?他为何更改身份潜藏于景德镇?他到底犯了什么大错?结局又会如何呢?
邓演达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党领袖,也是国民党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,邓演达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,参与了国民革命军的建设,甚至曾担任黄埔军校的教育长,可以说是黄埔军校的奠基者之一。在黄埔军校期间,邓演达极为反感蒋介石的家长制作风,曾多次在学生大会上公开批评蒋介石,这使得蒋介石对他非常敌视。由于邓演达同情革命,支持中国共产党,蒋介石将他视为眼中钉,毫不手软。
1927年,蒋介石发动了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变,邓演达参与了讨蒋东征,并担任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。同年,蒋介石与汪精卫合作,邓演达被排挤出国。尽管如此,邓演达心系国家,于1930年秘密回国,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,并积极反对蒋介石。然而,蒋介石为了削弱邓演达的影响力,悬赏20万大洋捉拿他。
正当蒋介石和他的特务机关束手无策时,陈敬斋的背叛为他们打开了局面。陈敬斋主动投靠蒋介石,并出卖了邓演达。最终,在1931年8月,邓演达在陈敬斋的指引下被捕,并在监禁三个月后被蒋介石命令处决。
邓演达被害的消息传来后,震动了整个国家。宋庆龄得知邓演达被捕后,第一时间赶往南京与蒋介石对质,要求释放邓演达。可当她得知邓演达已被处决时,愤怒至极,直接将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。她随即联络了我党的领导人,特别是陈赓大将,指示他采取行动,清除这个叛徒。
陈赓听后派遣特科的高手高岩和杨应龙执行任务,准备前往景德镇消除陈敬斋。为躲避我党的追捕,陈敬斋逃到了景德镇,并假扮成一位瓷器店老板。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,他还主动学习鉴赏瓷器,时常出入当地的酒馆与寡妹交往。
高岩和杨应龙潜伏在景德镇,通过内线探听到陈敬斋的住处,并制定了详细的刺杀计划。两人决定在陈敬斋晚间外出时行动,伺机而动。
1932年3月20日晚上,经过一番布置,高岩和杨应龙埋伏在定如意酒馆附近。深夜十点,一位身穿米黄色风衣、头戴礼帽的男子从酒馆中走出。由于天色昏暗,雨势加大,二人误以为是陈敬斋,便果断出手,将其刺杀。然而,第二天的新闻却让他们大吃一惊——被刺杀的竟然是景德镇的黑帮分子钟执虎。虽然杀错了人,但钟执虎为非作歹,百姓反而欢呼谷歌云和VPN,认为杀人者替天行道。
陈敬斋由于误杀事件,开始更加警觉,四处防范。他甚至花大价钱租下了一个新住所,并且搬到了景德镇地方保安团团长柏团长的附近。以为住在保安团的保护下,自己会更安全,然而他却依旧逃不过命运的追捕。
1932年4月,杨应龙和高岩终于通过内线找到了陈敬斋的新藏身之地。夜晚9点,高岩听到陈敬斋刷牙的声音后,猛地推开门,大声喊道:“陈敬斋!”陈敬斋被吓得瞬间跑向窗外,高岩毫不犹豫开枪射击,将其击倒。
然而,就在高岩准备补枪之时,从屋内冲出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,她疯狂地扑向高岩并抱住了他的腿,喊着求救。由于外面有哨兵接近,无法继续行动,高岩和杨应龙迅速撤离了现场。
尽管陈敬斋伤重,但他并未死去,甚至被保安团抢救回来,并继续假扮瓷器商人。在他以为自己已经逃脱时,1950年3月8日,公安终于找到了他,展开了抓捕。
最终,陈敬斋于1951年4月25日被执行死刑,为自己的背叛行为付出了代价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